第74章 人算不如天算
蕩魔祖師爺 | 作者:夜天下 | 更新時間:2025-04-01 01:08:01
推薦閱讀:
即便賈元春可能賢惠的不得了,心里沒想過找秦可卿的麻煩。
但賈家跟著嫁過來的丫鬟、婆子和管事,百分百會有這種想法。
李景孝心里也明白,賈元春不可能真的毫無攀比之心。
定然是會和秦可卿別苗頭的。
所以利用輿論來壓一壓賈家,對李景孝也算是防范于未然。
這事也不可避免的傳到了,太上皇和皇帝的耳朵里。
太上皇聽完就笑了起來,他對賈家第三代、第四代其實是失望的。
但又不得不保住賈家,做給其他勛貴看。
否則人心散了,隊伍就不好帶了,也就沒人聽他的。
那就真和李淵一樣,混吃等死。
至于皇帝,這時候的他,也不是非要廢了賈家。
畢竟賈家男人里,就沒一個有出息的。
說一家子的廢物、蛀蟲都不為過。
要打壓,也是先打壓那些掌握了實權(quán),兵權(quán),一心只聽太上皇的勛貴和文臣。
但要是有勛貴,甚至四王八公十二侯的勛貴里,有人頑固的要和皇帝作對。
那對皇帝來說,賈家反倒成了殺雞儆猴的軟柿子。
至少打壓賈家,比打壓四王,也就是東平郡王、西寧郡王、南安郡王、北靜郡王會容易多了。
賈史王薛四家一體的問題,薛家根本不用考慮。
破落的只剩下有點錢了,別說在皇帝眼里,就連王夫人,都拿薛當錢袋子。
史家二侯,其實也沒實權(quán)。
賈家只是祖上榮光大,但真想對付賈家,理由多的是。
也就王子騰現(xiàn)在還算有點出息,但對比朝廷里的大員,王子騰根本不夠看。
或許這也是四王為什么,只要賈家有什么事,都會主動送禮上門。
把賈家當成給他們遮風擋雨,和試探皇帝態(tài)度的工具。
皇帝利用賈家去警告其他實權(quán)勛貴,也避免了和勛貴階層直接對上。
當然,這是李景孝自己猜測的,賈家自身,作死的時候也很多。
但賈家被抄家之前,北靜郡王,東平郡王主動去山海關(guān)巡邊,也側(cè)面證明了,兩個異姓王的妥協(xié)。
賈家那時候已經(jīng)被拋棄了。
抄家之后,賈蘭還能讀書科舉,并且做官。
同樣算是皇帝的妥協(xié)。
朝局和權(quán)力爭斗的復(fù)雜性可見一斑,賈家被炒的真實原因,絕對比這更復(fù)雜。
所以太上皇對賈家想嫁女兒給李景孝,是樂見其成的。
想了想后,叫來戴權(quán)。
“你去乾清宮,讓皇帝在李景祐和秦家姑娘成親時,賞那姑娘三品誥命的官身。
再讓皇后賞那姑娘點東西!
戴權(quán)一愣,但這老太監(jiān)到底是服侍太上皇幾十年的心腹。
行禮答應(yīng)的同時,邊往外走邊想了一會,就明白了太上皇的意思。
一來這算是太上皇的妥協(xié)。
讓皇帝、皇后封賞秦可卿,等于施恩給李景孝,李景孝即便不感恩,今后也不會明著和皇帝作對。
二來嘛,皇帝肯定能聽出這里面的暗示,也就不會阻撓賈元春嫁過去了。
至于李景孝讓二福散布消息的舉動,在皇帝和太上皇看來,那就是把這事的最終決定權(quán),交給了他們父子倆。
雖然沒明擺著偏向任何一人,有左右搖擺的意思在,但李景孝剛做官沒多久。
互相之間的接觸不多,也就沒多少情誼和恩情可講。
這時候的太上皇和皇帝,可不會一上來,就逼著李景孝站隊。
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,李景孝能想到這點,已經(jīng)讓父子倆吃驚和意外了。
而且,把決定權(quán)上交,也就不會激化父子倆的矛盾。
在當下的朝局來看,對皇帝父子來說,不僅不是壞事,反而是好事。
一旦李景孝這時候投靠誰,另外一人必然會睡不著覺。
一個至尊睡不著,后果有多嚴重,就不用多說了。
----
戴權(quán)到了乾清宮,見到皇帝把太上皇的話一說,皇帝果然聽懂了這里面的暗示。
思索片刻,才對著夏守忠說道,“你去皇后那邊走一趟之后。
再去真武觀為圣人上柱香祈福!
夏守忠忙點頭,祈福不過是借口,這是讓自己去通知李景孝兩位陛下的決定。
出了皇宮,夏守忠吩咐個心腹太監(jiān),帶人去通知李景孝回真武觀。
自己則坐著轎子,帶著十幾個廠衛(wèi)的番子,慢悠悠的往真武觀而去。
到了地方,李景孝已經(jīng)帶人等在了觀門外。
一番客套之后,上香祈福的程序還是要認真走一遍的,之后自然是提起了皇帝和太上皇的意思。
李景孝聽完大喜,毫不猶豫的悄悄往夏守忠的袖子里,送了一張百兩的銀票。
夏守忠嘿嘿一笑,就喜歡李景孝這種懂規(guī)矩的人。
拉著他低聲說道,“陛下對賈家還是很看重的,景祐今后還是多多勸解、勸解你那岳父政老爺。
不能因為圣人當初加恩,賞了他一個工部主事,就只聽圣人的話。”
說完,夏守忠收起笑容,表情嚴肅的又壓低聲音說了句,“陛下可是圣人親選的皇帝。
名正言順不說,這些年陛下‘上敬圣人、下勵精圖治’,時常批改奏折到深夜。
咱家只是想想陛下時常忙的連休息的時間都極少,心里就深感陛下圣明和不易!
李景孝忙點頭,“公公放心,下官會多多勸解政老爺?shù)。?br />
說完,裝作猶豫的樣子,躊躇好一會,才低聲說道,“公公,說句不該說的話。
陛下與其盯著政老爺,還不如考驗、考驗賈璉和賈珠。
他倆才是榮國府長房、二房最有前途的接班人。
今后又有下官在一旁提點、提點兩位未來的舅兄,自然會向陛下靠攏。
政老爺迂腐也由著他,反正他是個讀書人,為人又正派,鬧不出什么麻煩的!
這話就差明說,賈政就是廢物。
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,又說‘秀才造反十年不成’。
更別說賈政這種人怎么可能造反,他是巴不得遠遠躲開太上皇和皇帝之間的爭斗。
可惜就和夏守忠說的一樣,賈政當年還是個白丁,就被太上皇封了個工部主事的官職。
天然就是太上皇一脈,也必須是太上皇一脈的人。
可以說,賈政一心跟隨太上皇,其實是最明智的做法。
但壞就壞在原著里賈珠早死。